核心事件
美国商务部7月17日宣布,对从中国进口的阳极级石墨加征93.5%反倾销税,叠加现有关税后实际税率达160%,创下中美贸易摩擦新纪录。这一举措将直接冲击美国动力电池产业链,特斯拉等车企或面临供应链危机。不过意外催生电池界“核弹级”突破——固态电池!不仅能让动力电池成本暴跌40%,还能让特斯拉等车企彻底摆脱中国供应链依赖。而在这场技术革命中,一家中国包装企业竟悄悄卡位全球产业链最核心环节……
石墨:电动车电池的"命脉"
阳极级石墨(纯度≥90%)是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,国际能源署预测其主导地位至少持续至2030年。
2023年美国进口18万吨石墨,三分之二来自中国,对应市场规模约3.4亿美元(24.4亿人民币)。
双重关税叠加,成本暴增
除反倾销税外,美国5月已对中国石墨启动反补贴调查:
• 多数企业被征6.55%反补贴税;
• 湖州凯金等两家企业遭712%-721%天价税率。
CRU集团测算:160%关税将导致动力电池每千瓦时成本增加7美元(约50元),直接吞噬电池企业1-2个季度利润。

特斯拉或成最大受害者
过去特斯拉曾因行业地位两次获石墨关税豁免,但此次能否”破例”仍未可知。
分析警告:若中国限制石墨出口,美国电池产业(包括特斯拉)将陷入瘫痪。特斯拉跪求豁免?中国早有布局
特斯拉曾两次获石墨关税豁免,但此次固态电池技术或让美国“低头”:清陶能源(上汽控股)与海顺新材联合开发固态电池封装方案,2026年量产优先导入!

深层影响与行业警示
美国此举被视为”去中国化”战略的一环,但高企的成本与供应链风险暴露其矛盾:海顺新材作为铝塑膜唯一量产企业,可能成为资本市场新宠;中美贸易摩擦从科技领域向新能源产业链延伸;全球新能源格局加速重构,中国石墨资源战略价值凸显。

你认为美国高关税能否真正实现"供应链独立"?美国高喊"去中国化",结果自己先扛不住成本暴涨,这波打脸操作你怎么看?评论区蹲一个预言家!欢迎留言讨论!